崑大視傳系創意閃耀國際 荷蘭「湛藍設計賽」橫掃35獎

  • 記者 張振興 / 台南 報導
  • 2025/04/16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下稱視傳系)於2025年荷蘭INDIGO湛藍國際設計獎嶄露鋒芒,由蔡銘君、曾薰誼老師指導專題與設計課程,4月3日公布得獎名單,師生今年共斬獲8金20銀7銅總計35獎的亮眼佳績,充分展現師生於設計專業養成與應用的創造能量,讓國際看見台灣。

視傳系創意閃耀國際,荷蘭「湛藍設計賽」橫掃35獎,圖為蔡銘君老師指導作品「構書」。(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荷蘭湛藍設計獎(Indigo Design Award)共設有平面設計、數位設計、行動介面設計、社會變革設計、品牌設計等五大領域,從來自超過四十多個國家與地區,逾千件參賽作品中,從世界趨勢、生活需求、社會觀念、商業市場等面向評定出最佳金、銀、銅榮耀。

曾薰誼老師指導作品「罪得其樂」。(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崑大視傳系此次獲獎作品涵蓋專題與設計課程成果,透過生活與產業觀察,展現設計與生活的關係。其中由蔡銘君老師指導專題作品「構書」為香港學生親身經驗,以香港老社區拆遷議題,透過立體結構書冊保留人文與建築記憶,作品獲得社會設計類的書籍設計金獎及綜合設計類銀獎、平面設計類海報與宣傳設計銀獎及書籍設計銅獎,共1金2銀1銅;作品「RESTORA」,學生透過家中長者外出需要適切休憩乘坐需求作為發想,以摺紙結構概念,可隨即凹折出具備乘坐功能的座椅,且能結合背包方便隨行,獲社會設計類之商品設計銀獎、品牌設計銅獎;在平面設計類之商品設計與品牌設計也分別再拿下銀獎與銅獎,共2銀2銅。

蔡銘君老師與雍御企業之產學合作作品「ACCESS MOTOR Branding」。(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另透過創意產業規劃課程,觀察與了解社會需求,以設計專業結合生活應用產出創意作品,其中「Heal-Aid」將時尚概念結合輔具(拐杖),讓使用者能在生活上展現自我的個性,不再是個讓人有受傷的負面心情,獲得時尚類品牌設計金獎、社會設計類之品牌設計與商品設計以及平面設計類之商品設計3銀獎;「MORE TRUE」為視障者生活提出具備同時造型、色彩、點字功能性之生活標籤貼,提供需求者在生活上更具安全與便利性,獲得社會設計類之包裝設計金獎、商品設計與綜合平面設計2銀獎、以及平面設計類之商品設計銅獎。

曾薰誼老師指導作品「將爺聽令專輯設計」。(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MOL COLOR」觀察生活空間所存在的黴菌,進行色彩取樣,規劃豐富的黴菌色票系統,提供各式所需要色彩之生活設計擁有更豐富的色彩搭配應用,獲得服務類之品牌設計、平面設計類之綜合設計、社會設計類之綜合設計3金獎、以及社會設計類之產品與工具設計銀獎。三件作品在平面設計、社會設計、品牌設計類共獲得5金6銀1銅。

蔡銘君老師指導作品「Heal-Aid」、「MORE TRUE」、「MOL COLOR」。(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另由蔡銘君老師所主持之產業創新研究室,執行與雍御企業股份有限公司(ACCESS MOTOR)進行企業品牌識別優化規劃設計案之產學合作,整合師生設計能量與外部產業專業攝影、網站資料庫建置資源,其成果作品「ACCESS MOTOR Branding」獲得競賽專業組網站設計銀獎、品牌設計與平面設計2銅獎。

曾薰誼老師指導作品「動物趣味餐袋」。(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而曾薰誼老師指導專題「罪得其樂」,融合插畫與結構設計創造出全新的敘事方式,將抽象的「七罪」具象化為七本可視、可感的插畫結構書。此作品獲平面設計類之綜合平面設計金獎與插畫設計銀獎,同時也榮獲教育部認列的第一等國際競賽2025美國傳達藝術年度獎插畫類入圍;另一件作品「將爺聽令專輯設計」透過平面媒材表現課程,將媒材表現應用於音樂市場,並展現濃濃的台灣文化特色,在娛樂類之品牌設計、平面設計類與綜合平面設計等3類別皆獲得銀獎。

蔡銘君老師指導作品「RESTORA」。(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此外,曾薰誼老師帶領學生執行崑山科大之技術商品化計畫案,其中「動物趣味餐袋」獲得社會設計類之商品設計金獎、平面設計類之插畫設計、商品設計與綜合設計3銀獎;並同時榮獲「2025美國IDA設計大賽」自我行銷之印刷類銅獎及2024智慧生活創新創業競賽佳作等成績。另一件作品「台南印象啤酒杯」則獲平面設計類之插畫設計與綜合設計2銀獎、商品設計銅獎。兩件作品共獲得1金5銀1銅。師生今年在競賽中橫掃35獎,為校爭光。

曾薰誼老師指導作品「台南印象啤酒杯」。(圖/崑大視傳系 提供)

該次指導學生作品的蔡銘君老師表示:「在視傳系學習設計是一件幸福而獨特的事。不僅能透過專業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也能進一步探究社會大眾的日常。在這過程中,不只是豐富了自我,更讓我理解到,一個能夠感動人心、對社會有幫助的設計,才是真正重要的設計」;曾薰誼老師提到,視傳系的多元化及實務性的設計教育,除了技術的磨練外,並同時培養具備解讀市場趨勢的能力,這也讓學生們的創意能在各國際競賽中屢創佳績。

創意媒體學院院長暨視傳系主任邱國峻指出,視傳系長久以來不僅培育具備設計專業的設計人才,也與時俱進強化學生具備產業能力,而視傳系的老師可貴在於傳道授業的過程,帶領學生一同觀察社會與世界、認識與認同屬於自己與社會大眾的土地,使設計皆具備著溫度與感動,除了是老師,也是練功的師父,更是一起實現設計夢的朋友。因此每年皆為國內外各大競賽的常勝軍,備受國際與業界的肯定讚許,奠定屬於視傳系能養具備獨特的暖設計風格人才品質。

相關新聞

全球頂尖科學家李碧娥掌舵中華醫大 聚焦AI與永續發展

全球頂尖科學家李碧娥掌舵中華醫大 聚焦AI與永續發展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於今(31)日舉行第10任校長交接典禮,由學術與行政資歷俱佳、具護理專業背景的李碧娥教授正式接任,成為該校創校57年來首位女性校長,李碧娥不僅為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更長年致力於醫護教育、產學合作與高教創新,未來將帶領中華醫大深化國內外連結、整合醫護優勢,朝向創新與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

U12以閉門應對停班停課 惹怒球迷及遠渡重洋家長

U12以閉門應對停班停課 惹怒球迷及遠渡重洋家長

近日因豪大雨台南市府緊急宣布29日停班停課,U12少棒賽卻仍閉門比賽,惹怒球迷及遠渡重洋的家長們,市議會國民黨團指出,難道只保護觀眾、不保護選手?市府應變能力真的差。

學員累積5000人 台南世宗學堂連兩年獲韓國官方肯定 再獲頒功勞獎

學員累積5000人 台南世宗學堂連兩年獲韓國官方肯定 再獲頒功勞獎

由崑山科技大學與韓國姊妹校韓國映像大學合作營運的「台南世宗學堂」,榮獲2025年度「優秀世宗學堂功勞獎」殊榮,並受邀代表出席於7月21日至24日在韓國首爾新羅酒店舉辦的「2025世界韓語教育者大會」,由營運長暨語言中心主任高濟庚親自赴韓接受表揚,再次為台灣爭光!

嘉南藥理大學張翊峰正式真除校長 帶領嘉藥邁向新高峰

嘉南藥理大學張翊峰正式真除校長 帶領嘉藥邁向新高峰

嘉南藥理大學於7月25日在校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第九屆校長真除布達典禮,由董事長薛淑惠女士親自主持,正式宣布由目前代理校長張翊峰真除校長一職,薛董事長特別頒授聘書,並期勉張校長憑藉在校務行政與產學合作的豐富經驗,帶領嘉藥全校教職員生持續邁向新高峰,共同為學校願景努力。

嘉義縣舉辦「AI創意夏令營」 免費開放在地學生報名

嘉義縣舉辦「AI創意夏令營」 免費開放在地學生報名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將在8月8日至10日、8月22日至24日舉辦兩梯次針對國、高中生開設的「AI創意夏令營」,活動優先開放在地學生報名,全程免費,讓學生能無負擔地接觸人工智慧領域,在實作中學習AI,拓展視野,激發創意,為未來科技時代做好準備。

崑大承接臺南青年志工中心 捲袖助麻豆柚農救災守家園

崑大承接臺南青年志工中心 捲袖助麻豆柚農救災守家園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而崑山科技大學承接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臺南青年志工中心,於7月15日偕同青年發展署、雲嘉青年志工中心、高澎青年志工中心及臺南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號召青年志工至麻豆區協助柚農整理落果,期盼透過實際行動幫助受災農民早日恢復生產,讓溫暖與希望在風雨過後延續。

嘉藥USR團隊赴日交流深化高齡照護實務

嘉藥USR團隊赴日交流深化高齡照護實務

嘉南藥理大學USR計畫團隊日前在副研發長陳師瑩及高齡福祉養生管理系龔玉齡副教授率隊下,攜手嘉南藥理大及成功大學5位同學,並邀請阿蓮里里長黃靖娟、前高雄市社會局機要秘書潘怡璋與馥禾企業有限公司等USR夥伴們,前往日本四國愛媛縣與岡山縣等地,展開「高齡照護」與「地方創生」的國際交流之旅。

熱血追夢賽車魂 崑大機械系林稚庭錄取英國六名校 挺進賽車工程重鎮

熱血追夢賽車魂 崑大機械系林稚庭錄取英國六名校 挺進賽車工程重鎮

賽車不僅是競技運動,更是多門學科融合的技術。崑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應屆畢業生林稚庭熱愛賽車技術,堅持追尋興趣,大學期間積極參與實作競賽與國際交流,並考取5張專業證照,憑藉優異成績與語言優勢,他一舉錄取英國6間工程研究所,其中更包含世界百大名校與賽車工程王牌科系,不凡表現不僅成為114年全國大專優秀青年代表,更獲校方頒發議長獎、智育獎、群育獎,在人生賽道上跑出耀眼的夢想軌跡。

溪北學校運動設施受損嚴重 體育局全力協助

溪北學校運動設施受損嚴重 體育局全力協助

台南市溪北地區多所學校運動設施拜丹娜絲颱風所賜受災嚴重,南市府體育局長陳良乾特於10日前往關心復原工作,並承諾全力協助學校申請災害準備金,期望在開學前完成復原。

南市衛生局響應「匿名聊聊」計畫 保障梅毒患者隱私

南市衛生局響應「匿名聊聊」計畫 保障梅毒患者隱私

據疾管署統計資料顯示,年輕族群感染梅毒已連續4年數據攀升,成為性病防治的重要警訊,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響應疾管署推動的「匿名聊聊」計畫,提供便民、隱私及友善服務,強化早期發現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