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推動急重症轉診平台 提升救治效率守護健康

  • 記者 張振興 / 嘉義 報導
  • 2025/06/13

為提升嘉義地區急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嘉義縣衛生局攜手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及大林慈濟醫院,積極推動急重症轉診平台建置,並定期召開跨院協調會議,打造醫療分流與資源整合機制,守護民眾健康安全。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更肩負雲林、嘉義縣市共11家醫院的急重症轉診平台基地重任,該院具備完善的專科醫療團隊,能即時處置重大創傷、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緊急病症,並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急診服務。長庚亦積極投入偏鄉醫療,於阿里山香林衛生室設立假日醫療站,並發展遠距醫療網絡,讓山區居民同樣享有即時醫療照護。

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為雲嘉嘉地區急重症轉診平台基地醫院,具備完整專科團隊與24小時急診服務,肩負區域重大醫療照護任務。(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大林慈濟醫院近年除穩健推動急重症服務,更於今年升格為「準醫學中心」,在特色醫療領域持續深耕,旗下質子治療中心也獲衛福部核准,成為雲嘉南地區首家質子治療單位。該院亦重視偏鄉服務,於梅山鄉瑞里及大埔鄉設立假日醫療站,提升民眾就醫可近性。

嘉縣衛生局推動11家醫院轉診聯防機制,強化急重症照護。(圖/嘉義縣衛生局提供)

近來由於鄰近縣市神經內科醫師人力不足,導致部分未達中風取栓條件的病患亦須轉送嘉義長庚,造成急診資源壓力,嘉義縣衛生局督導長庚醫院每季召開急重症轉診網絡會議,邀集11家合作醫院進行溝通協調,致力於確保黃金救治時間內完成處置,提升整體醫療效能。

衛生局長趙紋華表示,目前嘉義長庚擁有11位神經內科專科醫師及18位急診醫師,團隊穩定、專業堅強。衛生局將持續督導轉診網絡落實分流原則,也呼籲院際間遵循合作協議與相關法規,將寶貴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急重症患者。

相關新聞

古蹟吳園再度奏起秋夜樂章!2025臺南爵士嘉年華10月登場

古蹟吳園再度奏起秋夜樂章!2025臺南爵士嘉年華10月登場

臺南秋季最浪漫、最具藝術氛圍的活動——第四屆「臺南爵士嘉年華」,即將於10月17日至19日再度在古蹟吳園盛大登場。活動結合國際級爵士樂演出、限定頂級晚宴與白天至晚間不停歇的文創市集,打造一年一度專屬於臺南的秋夜饗宴,邀請民眾在百年歷史池畔,共度音樂與味覺交織的爵士時光。

全台唯一!台南榮登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

全台唯一!台南榮登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

台南再度在國際美食舞台上大放異彩!英國知名雜誌《Time Out》近日公布「亞洲十大街頭美食城市」榜單,台南以豐富多元的街頭小吃和獨特飲食文化榮獲第六名,更是台灣唯一入選城市。此項殊榮不僅展現台南深厚的美食底蘊,也再次鞏固台南「美食之都」的地位。

亞洲百大酒吧名店助陣 高雄打造最Chill調酒市集

亞洲百大酒吧名店助陣 高雄打造最Chill調酒市集

高雄雄嗨調酒節兩天吸引三萬人潮,27家在地餐酒館推限定特調,海外名師助陣,攤位熱銷提前售罄,成功帶動餐飲與旅宿商機。

原鄉學童首度親海 高市海洋局推動愛河灣保育教育之旅

原鄉學童首度親海 高市海洋局推動愛河灣保育教育之旅

高市海洋局推動海洋保育教育,帶領茂林多納國小學童至愛河灣體驗SUP與水域安全課程,讓孩子首次親近海洋,培養珍惜自然與保育意識。

高雄市勞工局舉辦外籍勞工野餐活動 促進文化交流與身心健康

高雄市勞工局舉辦外籍勞工野餐活動 促進文化交流與身心健康

高市勞工局舉辦外籍勞工野餐活動,透過歌唱比賽、闖關遊戲與文化交流,增進勞工身心健康與權益認知,營造友善幸福城市氛圍。

39萬隻犬貓共伴生活 許智傑籲強化動保與飼主責任

39萬隻犬貓共伴生活 許智傑籲強化動保與飼主責任

許智傑在左營舉辦毛小孩同樂會,吸引市民與寵物參與,強調高雄推動動保與寵物友善政策,打造人與毛小孩共享的幸福城市。

許博欽接任市立醫院管理中心召集人 助推民生醫院升格

許博欽接任市立醫院管理中心召集人 助推民生醫院升格

許博欽教授接任高雄市立醫院管理中心召集人,將協助民生醫院升格及強化急救責任醫院功能,結合中山與臺大資源,全面提升市民醫療服務。

茂林管處《六龜探秘》影片獲獎 六龜生態文化魅力躍上國際

茂林管處《六龜探秘》影片獲獎 六龜生態文化魅力躍上國際

茂林管處《六龜探秘》形象影片榮獲金鵰銅獎,展現六龜自然景觀、農產體驗與文化工坊,突顯山城的多元魅力與綠色生活。

嘉嘉南生活圈公共運輸只要799就能吃到飽

嘉嘉南生活圈公共運輸只要799就能吃到飽

台南市民引頸以待的「799大台南公車+南嘉台鐵無限搭」TPASS定期票方案,市長黃偉哲今(15)日在記者會中宣布,即日起無限次搭火車往返嘉義地區各車站,後續還會更全面性開啟嘉嘉南生活圈公共運輸。

跨世代音樂對話 高雄打造樂齡友善社區新體驗

跨世代音樂對話 高雄打造樂齡友善社區新體驗

「金色樂語」9月20日在高雄橋頭登場,樂齡長輩與青少年攜手創作音樂,透過回收樂器與改編歌曲展現共融,推動樂齡友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