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城話滄桑 蜀道猶存聞馬嘶

  • 記者 張振興 / 綜合 報導
  • 2025/03/14

在川蜀之北、秦嶺之南,四川省廣元市境內,一座古樸靜謐的城池名為昭化,古稱「葭萌」,歷史悠久,被譽為「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更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三國古城,穿越千年的滄桑歲月,這裡仍然保留著古色古香的街巷與城牆,讓人彷彿步入了一場關於歷史與傳奇的時空對話。

昭化古稱「葭萌」,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全蜀咽喉、川北鎖鑰」之稱。(記者張振興攝)

昭化古城地理位置險要,北枕秦隴、西憑劍閣、南通閬巴,古時是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全蜀咽喉、川北鎖鑰」之稱,金牛古道穿城而過,沿途關隘林立,而城外的牛頭山更是觀景勝地,站在山頂俯瞰,嘉陵江蜿蜒流過城池,形成一幅壯麗的「山水太極圖」,將昭化城點綴於天地之間,宛如一顆古老璀璨的明珠。

嘉陵江邊黃色油菜花點綴出春天的柔美。(記者張振興攝)

昭化城最早建於秦滅巴蜀之後,秦國在此設立葭萌縣。三國時期劉備率軍進駐葭萌關,昭化成為蜀漢的重要軍事與政治重地,被視為「蜀國第二都」,費禕的丞相府、姜維的大將軍府皆設於此,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軍事行動也以昭化為戰略據點。歷經漢唐宋元的更迭,宋太祖趙匡胤賜名「昭化」,取「昭示帝德,化育民心」之意,古城因此得名。

昭化古城至今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格局。(記者張振興攝)

昭化古城至今仍然保留著明清時期的建築格局,城內街巷佈局嚴謹,四條大街、五條小巷皆以當地青砂石鋪設而成,街道按照「三橫兩縱,中間高兩側低」的瓦背風格順勢而建,形成獨特的軍事防禦特色。街巷之間「丁」字相連,確保敵軍入侵時難以快速通行,而城門更是精心設計,東有瞻鳳門、西有臨清門、南有臨江門、北有拱極門,如今仍存東、西、北三座古城門,見證著昔日的金戈鐵馬與刀光劍影。

昭化古城街道保留原有的青石板路,街道商鋪沒有過度商業化。(記者張振興攝)

城中老街兩側保存著大量明清時期的傳統川北民居,沿街的鋪面民居多為「前店後宅」或「下店上宅」的設計,一樓經營商鋪,樓上則為住宅空間,體現出傳統商業與居住相結合的模式。而院落式宅第則多為三進四合院結構,雕梁畫棟、古色古香,尤以怡心園、益合堂等宅院最具代表性,展現出典型的川北建築風格。

昭化古城完整保留清代的貞節牌坊。(記者張振興攝)

除了街巷與民居,昭化古城內還保留有大量三國遺蹟,諸如葭萌關、戰勝壩、姜維井、費禕墓、敬侯祠等,這些歷史遺存與三國時期的故事互相印證,對研究三國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煙雨濛濛的午後,漫步在濕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整座古城籠罩在一片詩意的霧昭化古城,這座千年沉浮的城池,不僅是三國文化的瑰寶,更是川北歷史的重要見證。無論是尋訪歷史遺蹟,還是感受古城風貌,抑或是漫步於青石街巷,體驗傳統川北民居的古韻,都能在這裡找到一份難得的寧靜與感動。這不僅是一場關於歷史的旅行,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人深深沉浸於昭化古城的獨特魅力之中。

相關新聞

雲台會攜手台商共拓商機 深化兩岸合作交流

雲台會攜手台商共拓商機 深化兩岸合作交流

第13屆雲台會新聞發布會於7月30日在雲南海埂會堂隆重舉行。主辦單位宣布,本屆雲台會將以「共享RCEP新機遇,推動雲台融合新發展」為主題,預定於8月6日在昆明盛大開幕。活動預計吸引約850人與會,其中台灣嘉賓約550人,展現雲台雙方持續深化合作與交流的高度熱誠與期待。

台青走讀廣州 從嶺南記憶中感受城市脈動與文化魅力

台青走讀廣州 從嶺南記憶中感受城市脈動與文化魅力

為深化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增進臺灣青年對廣州城市發展進程與人文底蘊的認識, 26日參加「築夢珠江,展翅飛翔」實習體驗活動的兩岸青年展開一場富有意義的嶺南文化探索之旅,來自臺灣的大學生深入走訪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與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透過實地參觀、拍攝紀錄與互動交流,從歷史縱深到創新實踐,全方位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脈動與現代風貌

天空、雲朵與人影共舞 茶卡鹽湖倒影美照掀起網美打卡熱潮

天空、雲朵與人影共舞 茶卡鹽湖倒影美照掀起網美打卡熱潮

當夏末秋初的陽光灑落高原,將天地渲染成一幅藍白交融的畫作,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茶卡鹽湖便迎來一年中最動人的時刻。

「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亮相世智會 中國推動智慧防災邁向國際

「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亮相世智會 中國推動智慧防災邁向國際

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26日在上海盛大開幕,中國氣象局於開幕式上正式發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它構建涵蓋多災種預警的全球早期預警服務網絡,與世界分享中國在早期預警領域的實踐經驗與技術成果。

廣州交流季展開實習旅程  臺生短影音創作展現嶺南魅力

廣州交流季展開實習旅程 臺生短影音創作展現嶺南魅力

「築夢珠江•廣州臺灣交流季」暨「2025年臺灣大學生廣州實習體驗活動」於7月17日在廣州盛大啟動,為期近兩個月的深度交流計畫正式展開。現場匯聚來自兩岸的青年學子,活動主辦與協辦單位代表、廣州市企業家及台灣青年共300餘人出席,現場氣氛熱烈,交流互動頻繁。

探秘宗喀巴故里 夏遊青海塔爾寺來場與菩提花的心靈對話

探秘宗喀巴故里 夏遊青海塔爾寺來場與菩提花的心靈對話

七月份的青海,是一年之中最適合旅遊的季節,此時的高原天氣清爽怡人,天藍如洗,草原廣袤無邊,牛羊成群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壯麗的生動畫卷,沿途所見,隨風飄揚的五彩經幡隨處可見,彷彿在為每一位來訪旅人默默祈福。這片位於中國西北的土地,不僅擁有壯闊的自然景觀,更融合了藏、漢、回等多民族的文化和美食,是人文與自然交融的瑰寶。

一張機票牽起兩地情緣  讓她從台灣旅人變成廣州的家人

一張機票牽起兩地情緣 讓她從台灣旅人變成廣州的家人

「正是這張機票,讓我從廣州的過客,成了廣州的媳婦。那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竟會在這裡落地生根。」這段話出自來自台灣的自媒體創作者「不在台北的楊小姐」,她在小紅書分享的這支影片,上線僅數小時便迅速吸引上千網友點讚,引發熱烈共鳴。

踏訪梅州泰安樓  穿越石樓時光尋找客家文化精髓

踏訪梅州泰安樓 穿越石樓時光尋找客家文化精髓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梅州,作為客家民系最終形成地與重要聚居地之一,擁有超過2萬座客家民居。土圍樓、圓寨、走馬樓、四角樓等古建築星羅棋布,僅大埔縣便匯聚了23個中國傳統村落,超過3千座傳統民居,展現深厚的歷史底蘊。

沒吃過道地蒸菜 別說你來過常熟

沒吃過道地蒸菜 別說你來過常熟

魚米之鄉的江南孕育出許多垂涎三尺的美食,其中常熟市的「蒸菜」是湯中有菜,菜中有湯,完全符合現代人少油少鹽的健康需求。

從中國好聲音到大灣區 蘇志尹找到創作密碼

從中國好聲音到大灣區 蘇志尹找到創作密碼

2024年11月22日,蘇志尹在廣州羊城創意產業園「後車站」舉辦了一場名為「初心者」的音樂交流會。彩排時,他站在台上,身穿寬鬆的灰色休閒服,頭戴毛線帽,身形瘦削,一張稚氣的娃娃臉。前奏響起,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就連在舞台下的經紀人葉殷彤和好友們,他都沒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