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憲義到今日台灣 「抗中保台」的迷思與國防機密的真相

  • 記者 張志豪 / 台南 報導
  • 2025/03/06

40年前,張憲義的叛逃改變了台灣的核武發展歷程,他向美國洩露台灣核武研發計畫,導致美方強力施壓,迫使台灣終止所有相關計畫,這件事成為台灣軍事戰略史上最具爭議的事件之一。如今,這段歷史再次提醒我們,在「抗中保台」的口號之下,台灣究竟是在捍衛自身利益,還是淪為美國抗中戰略的棋子?

1988年,時任核能研究所副所長的張憲義,在美國中情局(CIA)運作下,叛逃美國,並提供台灣核武研發的關鍵機密。他事後表示,這一舉動是為了「台灣人民的安全」,因為「發展致命武器是愚昧的行為」。然而,對於當時的台灣而言,這卻是一場美方刻意削弱台灣戰略自主性的政治行動。 在1970年代台美斷交、美軍撤離後,台灣高層認為,為了應對中國的軍事威脅,發展核武技術是必要的國防選項。當時的參謀總長郝柏村明確表示:「擁有能力,與是否製造核武,是兩回事。」也就是說,台灣希望保有核武技術,以應對潛在危機,並在國際談判桌上取得更大的戰略籌碼。 然而,張憲義的叛逃,卻讓台灣在這場棋局中全面失守,美國趁機施壓,徹底封殺台灣的核武研發,讓台灣從此失去自主防禦的關鍵能力。這是否真的符合台灣的利益?抑或是單方面滿足了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需求?

今天的台灣,歷史似乎正在重演。當年張憲義洩漏國防機密,而如今,「抗中保台」的旗手們,卻在美國的影響下,積極推動親美政策,甚至不惜將台灣的戰略機密拱手送給華府。 像是沈伯洋成立「台灣民主實驗室」與「黑熊學院」,宣稱要「對抗中國的滲透」,推動民間防衛意識。然而,這一系列的行動,完全符合美國的政治需求,成為美方在台灣運作「抗中」戰略的最佳工具,當民進黨甘願成為美國抗中的馬前卒,美方當然樂見其成,甚至提供資金與資源支持。但問題在於,這樣的「親美抗中」政策,真的符合台灣整體利益嗎? 美國對台灣的態度,從來都不是基於「道義」或「民主價值」,而是純粹的地緣政治計算。當美國需要台灣來牽制中國時,就大力推動軍售、鼓吹台灣強化軍備;但當台灣的戰略自主可能影響美國利益時,美方卻會毫不猶豫地施壓。例如,當台灣曾試圖發展核武技術,增加自身安全籌碼時,美國第一時間出手阻止,確保台灣無法擁有真正的軍事自主權。

台灣政府與部分親美人士,長期高調強調「民主陣營」與「價值共享」,然而,這些口號真的能轉化為台灣的安全保障嗎?從歷史來看,美國對待盟友的方式,往往取決於其戰略利益,而不是「雙方的平等合作」。 例如,美國對台軍售,價格往往遠高於市場行情,甚至比美國自己軍隊使用的武器還要昂貴。這樣的「保護費」,台灣年年支付,卻無法換來真正的安全保障。當台灣尋求發展自有國防科技,如核武計畫、美國卻嚴厲阻止,確保台灣無法擁有真正的戰略自主權。 相對而言,美國卻對日本、南韓採取不同策略,允許這些國家發展更完整的軍事技術與國防工業,讓他們擁有更大的自主權。這種雙標待遇,凸顯了美國對台灣的「友誼」,更多是出於控制,而非真正的合作。

張憲義的故事,提醒我們一個殘酷的現實——當台灣為了「親美」而犧牲自身戰略利益時,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台灣自己。 今天的台灣,已經不再擁有發展核武的選項,但仍然必須思考,如何在美中對抗的格局中,確保自身利益,而不是成為大國博弈下的犧牲品。一味「抗中」或「親美」,都不是台灣的最佳選擇,唯有堅持真正的戰略自主,避免淪為某個強權的馬前卒,才能確保台灣的長遠生存空間。 台灣不該再犯當年的錯誤,將自己的未來,交給不對等的「盟友」來決定。

相關新聞

從一畝田到一座山 新業建設15年深耕永續

從一畝田到一座山 新業建設15年深耕永續

2025年秋,新業建設「一畝田公益契作」邁入第15年,攜手霧峰小農推廣無毒耕作,穀物走進社區家庭,傳遞土地幸福。自2023年起,新業與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合作,復育大肚山百餘種原生樹,守護森林多樣性。從農田到山林,從土地到社區,新業以行動實踐「理性建築人,感性生活家」,將永續理念化為實際行動,讓善意循環持續發芽。

橙居飯店雙城登場 台中、高雄同步開幕掀旅宿新話題

橙居飯店雙城登場 台中、高雄同步開幕掀旅宿新話題

橙居品牌同步進軍中南部,「橙居台中館」以北歐風格打造明亮舒適空間,6樓設有兒童益智遊戲室,親子入住更便利;「橙居高雄館」位於市中心,客房平均10坪、夜景亮眼,成為旅人打卡新地標。橙居致力打造結合設計與溫度的城市旅宿新選擇。

豪宅廝殺戰脫穎而出 艾美廚衛20逾年升級住宅新品位

豪宅廝殺戰脫穎而出 艾美廚衛20逾年升級住宅新品位

德國Carysil珂瑞水槽及廚用水龍頭導入台灣市場,成為豪宅建商與設計師信賴的首選品牌。

「黑色小白兔」雙人陶藝展登場 在咖啡香中感受柴燒藝術的溫度

「黑色小白兔」雙人陶藝展登場 在咖啡香中感受柴燒藝術的溫度

「黑色小白兔BK.Rabbit」推出「陶氣小白兔」雙人陶藝展,邀請陶藝家張麗玲、周蓮嬌展出柴燒系列作品。兩人以1200度高溫燒製,透過木灰自然落灰、生成灰釉,展現獨特釉色與紋理,茶器、花器等作品充滿自然原始之美。展期自10月14日至30日,地點位於台中市西區精誠二十二街38號。

中台灣六星級營建廠商聯誼會誕生:別墅營建「獨門匠人」張啟章的產業共榮夢

中台灣六星級營建廠商聯誼會誕生:別墅營建「獨門匠人」張啟章的產業共榮夢

「中台灣六星級營建廠商聯誼會」於台中成立,由禾固營造董事長張啟章發起,號召超過400家營造、建材與設計團隊加入。聯誼會主打「共好生態系」,每年舉辦交流活動並設立多元委員會,結合專業合作與生活連結。張啟章同時捐出200萬元投入公益,展現利他精神,期望打造營建產業共享平台,翻轉傳統單打獨鬥的模式。

卓伯源主持「台灣領袖講座」 葛永光博士談當領導人的祕訣

卓伯源主持「台灣領袖講座」 葛永光博士談當領導人的祕訣

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與中台灣社團聯合會於24日舉辦「台灣領袖講座」,邀請救國團主任、台大退休教授葛永光分享領導與統御之道。活動聚焦跨世代、跨領域交流,強調道德領導、願景與執行力,並透過知識傳承與社會資源培育新世代領導人才,促進企業、社團與青年共同合作與成長。

南市府替代役馳援花蓮救災 縣長徐榛蔚書臉感謝黃偉哲

南市府替代役馳援花蓮救災 縣長徐榛蔚書臉感謝黃偉哲

花蓮馬太鞍溪發生嚴重災情,台南市長黃偉哲第一時間責成跨局處馳援,花蓮縣府及縣長徐榛蔚在黃偉哲臉書留言表達感謝,黃偉哲隨即回應:「同島一命,不分彼此,風災的痛台南感同身受,我們一起為重建家園而努力。」展現溫暖互動。

台灣最大建築園冶獎31週年首度移師台中!4大評審特別獎壓軸揭曉

台灣最大建築園冶獎31週年首度移師台中!4大評審特別獎壓軸揭曉

第31屆建築園冶獎今於台中舉行頒獎典禮,首度增設「評審特別獎」,由高雄「燕巢.橫山共創基地」、台南「碳佐麻里新興店」、南投「半山夢工廠」及台中「八仙山自然構築計畫」獲獎。今年以「穿越叁零.零碳永續」為主題,共有123件作品獲獎,16件作品得特別獎,見證台灣建築文化的永續與創新。

台南市議員陳昆和購買公益果凍禮盒  以行動支持身心障礙者與弱勢家庭

台南市議員陳昆和購買公益果凍禮盒 以行動支持身心障礙者與弱勢家庭

台南市議員陳昆和秉持「以行動支持公益」的理念,響應社會關懷,又基於臺北市財團法人慶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施愛大北門災區鄉親,經嘉義市教育處長郭添財的介紹,購買社團法人彰化縣小嶺頂愛啟兒關懷協會所推出之中秋公益果凍禮盒100盒,其中90盒捐贈予長期推動慈善事業的七股妙惠居士林,以實際行動支持該會,並為身心障礙朋友及弱勢家庭加油打氣。

用AI創永續、贏未來!好家庭聯播網企業交享會揭示人機共生新時代

用AI創永續、贏未來!好家庭聯播網企業交享會揭示人機共生新時代

2025好家庭聯播網企業交享會以「用AI 創永續 贏未來」為題,探討企業如何善用人工智慧實現永續與價值重塑。詹文男院長強調人機協作、智慧共生,杜奕瑾指出「任務導向」落地模型與本土語言模型的重要性,並分享聯邦制學習在醫療、產業應用的突破。論壇聚焦AI與企業策略、世代溝通及數位轉型,提醒企業以共生思維迎接AI時代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