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治淪為詐騙產業:誰來守護台灣的民主良知?

  • 記者 張志豪 / 台北 報導
  • 2025/06/03

在台灣,「詐騙集團」這四個字早已深入人心。從假投資、假購物、假買家,到幾近無所不在的網路騙局,民眾防不勝防,警政署最新統計更顯驚人:單單去年12月,詐騙財損已超過124億,一天之內就有超過四億元從百姓口袋悄然流失。這些金額,對於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場災難;但真正令人心驚的,卻是另一場正在台灣政治體系中上演的「高階詐騙秀」——那是由部分政治人物主導,假借民意之名,行操控權力之實的政治詐術。

台灣政治現場如今儼然成為一個高明的「詐騙工廠」,披著選賢與能的外衣,實則不斷上演「騙權、騙錢、騙感情」的連環劇。人民在選票裡寄望改革與希望,卻在選後驚覺承諾早已淪為泡影。當初高喊透明政治、司法獨立的政客,現今卻悄悄推動鞏固權力的法案,企圖削弱監督機制,否決反對聲音,不讓議會與人民對其問責。 這樣的政治詐騙,比起街頭上的話術詐欺更加隱密,且後果更加深遠。因為它利用的是體制漏洞與法律話術,傷害的則是整個國家制度的根本信任。若詐騙集團騙走的是財產,那麼政治詐騙奪走的,是一個社會的正義感與安全感。

尤其當司法體系也開始呈現「選擇性正義」,讓人不禁聯想:台灣是否正在走入另類的「東廠體制」?歷史上的東廠,是明朝用來監控異己、壓制反對聲音的特權情治機構;而今天的台灣,在權力者的巧手下,是否也正讓檢調與司法成為鎮壓異見的工具?當政治凌駕於制度,當司法成為打擊異己的利刃,當百姓在言論自由的外衣下卻不敢直言其非,台灣的民主,已非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種假象。

《禮記‧禮運》所言「選賢與能」,原為理想社會所立之根本。政治人物應當具備的是高尚的品格與施政能力,然而當前政壇,卻常見一群靠著權術、操作輿論、操控資源而鞏固地位者。人民真正關心的教育、醫療、住房與物價,卻不在他們的優先清單。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挑起的意識形態對立、族群情緒操作,與永無止盡的政治鬥爭。 更諷刺的是,當人民想要監督、想要質疑,換來的卻是指控「妨礙施政」的帽子,甚至被視為「敵對勢力」。當監督被視為敵意,當問責被等同於破壞,民主就已不再是健康對話的舞台,而成了權力者的獨角戲。

台灣若要擺脫這場政治詐騙的泥沼,唯有從制度與人民雙方面出發。制度上必須強化監督與問責機制,恢復司法與立法的獨立與尊嚴;人民則必須提升民主素養,不再被政治語言與假象牽著走。拒絕被操弄、勇於質疑、敢於追問,才是民主最有力的防詐盾牌。 在這個看似自由卻充滿控制的年代,最大的詐騙,往往披著正義的外衣。真正的改革,不是靠口號與動員,而是靠每一位公民的清醒與堅持。面對這場系統性的政治詐欺,我們不能再沉默。因為沉默,不是中立,而是對詐騙最沉痛的默許。

相關新聞

違停露餡!苓雅警查獲毒品煙彈  駕駛加速逃逸仍遭逮

違停露餡!苓雅警查獲毒品煙彈 駕駛加速逃逸仍遭逮

苓雅分局警方於7月24日晚間19時25分執行巡邏勤務,巡經永泰南路與永成路口時發現一部自小客車違規停車,警方上前盤查時赫見車內中央扶手處疑似藏有二級毒品「依托咪酯」煙彈,正欲進一步查證時,駕駛潘姓男子(34歲)竟突然加速駕車逃逸,企圖脫逃查緝。

妙齡女當車手助詐團取款  楠梓警面交逮人送辦

妙齡女當車手助詐團取款 楠梓警面交逮人送辦

楠梓警分局20日接獲一名43歲陳姓女子報案稱遭假投資詐騙34萬元,經員警檢視對話紀錄,詐騙集團仍持續以「風險金」為由要求付款,判斷詐團尚未察覺,遂請陳女假意配合。

綠能工程遭封門抗議 疑幫派介入索款

綠能工程遭封門抗議 疑幫派介入索款

刑事局南部打擊犯罪中心接獲線報,發現吳姓主嫌因工程款糾紛,竟夥同地方角頭發動非法抗議,企圖迫使被害人支付五百多萬元尾款,嚴重干擾綠能建設進度,警方將吳嫌等11人到案,查扣手機、抗議布條等證物,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恐嚇取財等罪嫌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

全民拆「詐」彈!小小警察體驗營寓教於樂助防詐

全民拆「詐」彈!小小警察體驗營寓教於樂助防詐

近年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據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統計,114年6月全台詐騙案累積財損高達新臺幣89億1500萬元,其中以「假投資」(3194件)、「網路購物」(2219件)及「假買家騙賣家」(1270件)三大類型居冠,尤以假投資詐騙損失金額高達45億8000萬元,情況不容小覷。

超商老翁疑似走失 北門派出所即時協助安置查明身分

超商老翁疑似走失 北門派出所即時協助安置查明身分

南五分局北門派出所警員馮集源、張罡豪與實習生李昱穎,於本(23)日晚間執行巡簽勤務時,接獲熱心民眾通報,表示超商內有一名年長男子疑似走失,神情恍惚,且無法清楚表達身分。員警立即前往現場了解,發現該名老翁無法說出姓名與身分證字號,僅模糊地表示住在「長北街」。為確保其人身安全,警方先將長者帶返派出所安置,並提供飲水與休息空間,同時著手進行身分查證。

嘉縣警破獲假交友投資詐騙案 三環幫勾結詐團三度詐財378萬

嘉縣警破獲假交友投資詐騙案 三環幫勾結詐團三度詐財378萬

嘉義縣警察局近日破獲一起層層設局的「假交友投資詐騙案」,受害人林姓女子誤信網路交友對象陷入虛擬貨幣投資陷阱,遭詐騙集團三度詐財,累計損失高達新臺幣378萬元。警方深入調查後發現,整起案件竟與新竹竹東地區幫派「三環幫」勾結的詐騙集團有關,最終聯手桃園市中壢分局,於5月下旬在新竹多處據點搜索並拘提4名犯嫌。

從救命到扶困 嘉義5警深耕社區獲頒「為民服務楷模」

從救命到扶困 嘉義5警深耕社區獲頒「為民服務楷模」

嘉義縣警察局今(23)日於局務會報中,公開表揚5件、共5名展現「為民服務」精神的績優員警,表彰他們在救援迷途長者、挽救輕生民眾及協助弱勢家庭上的積極作為,展現警察不僅維護治安,更是民眾最貼近的守護者。

機車撞上停放小貨車 騎士送醫不治

機車撞上停放小貨車 騎士送醫不治

高雄市前鎮分局於7月24日凌晨0時30分接獲通報,指新生路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員警到場後立即進行處理並實施交通管制,避免二次事故發生。

自小客車遭竊警火速追緝 嫌犯拒下車遭強勢逮捕

自小客車遭竊警火速追緝 嫌犯拒下車遭強勢逮捕

本分局於昨(23)日中午接獲民眾報案,稱停放於住處外之自小客車遭竊,員警獲報後隨即展開追緝,並迅速於半小時內在大寮區攔截遭竊之車輛,因犯嫌拒不下車,警方當場破窗強制逮補,全案依竊盜罪及妨害公務罪現行犯逮捕並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國道1號北向313公里處發生A2事故

國道1號北向313公里處發生A2事故

114年7月23日晚上21時21分,國道1號北向313公里處發生一起A2類交通事故。經初步調查,事故原因係由自小客車A(駕駛李姓女子,民國77年次)在行駛過程中未依規定變換車道,導致與自小客車B(駕駛陳姓男子,民國62年次)發生擦撞,造成雙方駕駛皆受輕傷。兩位駕駛人經警方實施酒測後,酒測值均為0,排除酒駕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