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乳手術為不少女性帶來外貌自信的蛻變,但當術後的胸部觸感從柔軟化為僵硬,更成了日常困擾,背後可能隱藏的兇手——莢膜攣縮,往往讓人措手不及。奇美醫院整形外科暨醫學美容中心近日收治一名因隆乳手術後,出現嚴重攣縮的年輕女性,經由專業手術處理,成功找回自然柔軟的胸型,也讓外觀與自信同步回歸。
這名病患最初在外院接受隆乳手術,術後幾個月內便感受到胸部變得緊繃且不適,外觀也失去自然曲線,呈現圓潤僵硬的「碗公胸」樣貌。求助奇美醫療團隊後,由主治醫師許翰平規劃並執行莢膜切除手術(capsulectomy),同時調整義乳擺放的位置。術後乳房不僅外觀大幅改善,觸感也重拾柔軟彈性,讓她終於能自在面對鏡中自己。
等級1至4不同程度的莢膜攣縮構造示意圖(左起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 奇美醫院/提供
莢膜攣縮是隆乳與乳房重建常見的併發症,根據文獻指出,大約四分之三的患者會在手術後兩年內出現不同程度的莢膜反應,但事實上,它可能在任何時間點悄然發生。許翰平醫師表示,這是一種免疫反應,身體將植入的義乳視為異物,進而形成過度收縮的纖維囊,導致乳房變硬、變形,甚至引起疼痛與不適。
更值得關注的是,造成莢膜攣縮的因素多元,包括個人體質、假體材質、植入位置、甚至術後感染或出血都可能影響風險。有研究指出,乳癌術後重建病人的攣縮發生率高達10.5%,明顯高於純粹隆乳患者的3.8%。對於這類問題的治療,許醫師指出,根據莢膜嚴重程度不同,從觀察、切開釋壓到切除重建,皆有對應的處理方式。若屢次攣縮不斷,亦可考慮改以自體組織進行重建,以避開異物反應。
不過,最理想的方式仍是「預防勝於治療」。許醫師強調,從手術前精密規劃、選擇適當材質與植入位置,到術後良好照護與感染控制,每一步都關鍵。搭配新型奈米表面處理技術的義乳,以及針對患者體質的個別化建議,更能有效降低莢膜攣縮的風險。「乳房重建的意義,絕不只是外觀重塑,而是協助每位女性重新擁抱自信與尊嚴。」許翰平醫師如此說道。這場由醫療專業與溫柔關懷交織的修復之旅,不只是讓女性重拾身體的完整感,更是在心靈深處重新種下希望的種子。無論是隆乳或乳房重建,透過與專業醫師的充分溝通與規劃,每一次選擇,都能更加接近理想中那個溫柔而堅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