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案例頻傳,讓人不得不重視高溫對健康帶來的威脅。專家提醒,預防夏季健康風險,其實從「正確喝水」做起,是最簡單卻常被忽略的保健行動。喝對水、喝足量,對現代人來說,不僅是基本養生知識,更是守護生命的重要關鍵。
紅崴科技營養顧問洪秋雅營養師指出,人體約有70%由水分組成,水是維持新陳代謝、血液循環、體溫調節及排毒的重要媒介,許多人雖有喝水習慣,但方式與水質選擇未必正確。市面上常見的飲用水種類繁多,包括純水、電解水、礦泉水、鹼性水、小分子水等,常讓消費者難以抉擇。
選對好水有益身體健康,讓百藥之王「水」,成為最簡單且實用的養生法。養成正確飲水習慣,從日常中守護健康。(圖/紅崴科技提供)
洪營養師表示,只要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水皆屬安全可飲,但若從健康角度出發,建議選擇含有礦物質、通透性佳的小分子水,能更有效協助細胞吸收與代謝,進一步提升身體能量與免疫力,近年備受矚目的「長壽村飲水模式」便顯示,當地居民所飲用的天然礦物質豐富、結構細小的小分子水,不僅易於穿透細胞膜輸送營養,更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增強細胞修復與代謝功能,是長壽的潛在關鍵之一。
相對地,現代人偏愛的RO逆滲透純水雖然甘甜順口,卻因過濾過程中去除了大部分礦物質,若長期單一飲用,可能導致礦物質攝取不足,對成長中的孩童與骨質流失較快的中老年人而言,都是隱形的健康風險。
長期缺乏礦物質恐加速骨質流失,提升骨質疏鬆與關節疼痛風險,專家建議中老年人應適當補充鈣質與礦物質,維持骨骼健康、預防退化性病變。(圖/紅崴科技提供)
除了水的選擇,飲水方式也需注意。洪秋雅提醒,補水應採「少量多次」的原則,避免一次大量灌飲,以免造成水中毒、腎臟負擔與消化不良。她建議每日飲水量可依體重計算:一般人:體重 × 30 毫升,運動或大量出汗時:體重 × 40 毫升,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建議飲水量約為1800至2400毫升。另依據國健署建議,戶外活動前1小時可預先補充400~600毫升水,活動進行中每15分鐘補充200~300毫升,以維持水分與體溫平衡。
紅崴科技長期致力推動「健康生活化」,從飲食、飲水到服飾、寢具與環境調理,打造六大「好系列」產品,回應現代人對健康的全方位需求,其研發的「信息能科技」結合自然共振頻率,應用於水處理領域,讓水分子結構更穩定、滲透性更高,有助於細胞吸收與代謝調節,進一步提升身體自癒力。
多喝水不只解渴,更能預防心肌梗塞與中風,適量補水可促進循環、穩定體溫,是夏日守護健康的關鍵。(圖/紅崴科技提供)
目前紅崴科技在全台設有7間直營據點,並拓展至多國市場,全球累積超過百萬使用者,積極推動「健康即生活」的理念,未來也將持續透過講座、教育課程與產品創新,提升全民健康識能,打造永續發展的健康產業生態系。
洪秋雅營養師最後提醒,千萬不要用茶飲、咖啡或汽水等飲品取代水分補充。這些飲品雖解渴,卻常含糖分、咖啡因或茶鹼,具利尿作用,反而加速水分流失。唯有「喝對水、喝足量、喝得慢」,才能真正讓身體受益於這位無聲卻強大的健康守護者「水」。
高溫下運動後感到疲憊,專家提醒,補水應分次小口慢飲,避免劇烈運動後暴飲,導致身體負擔與健康風險。(圖/紅崴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