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吃過道地蒸菜 別說你來過常熟

  • 記者 鄭一銘 / 江蘇常熟 報導
  • 2025/04/22

魚米之鄉的江南孕育出許多垂涎三尺的美食,其中常熟市的「蒸菜」是湯中有菜,菜中有湯,完全符合現代人少油少鹽的健康需求。

在物產豐腴的常熟蒸菜,嚴選虞山上的松樹蕈、長江的江鮮、竹林裡的嫩筍、荷池裡的蓮蓬、新發的豆芽、散養的雞鴨及各種新鮮禽肉的食材入菜。

常熟蒸菜的特色是選料精細,四季有別(應時而食)且注重湯水,江南飲食喜歡清淡,看似湯汁清淡如白開水般,卻是有功夫在其中,其箇中奧秘在於老母雞、火腿和豬骨一起熬制幾個小時的高湯,加入各式食材,以蒸籠蒸煮,使湯中有菜,菜中有湯。

另一項特色則是刀工精細,造型優美。在蒸煮的過程中,運用水蒸氣的對流中,使熱量開始均勻彌散於籠架內,完成後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讓食客們品嘗到一種素面朝天的鮮美。

「蒸」字意味著蒸蒸日上。其「老八樣」用意是最具代表性的常熟蒸菜,更因為每個菜名都有好彩頭,如「菊花爆魚」含年年有餘之意,「爆」有發之意,寓意吉祥;「翡翠金磚」寓意高貴;「招財進寶」以金黃色蛋餃象徵金元寶,墊底的黃豆芽象徵玉如意,寓意財源茂盛。

在「金屋藏嬌」方面是寓意家庭幸福;「白汁銀蹄」寓意生活甜蜜;「神仙草雞」寓意過上神仙日子,另有傳言是「老八樣」是八仙給常熟人的特別饋贈,所以在八仙桌上品嘗「老八樣」,令人有飄飄意仙的感受。

以水傳熱,以蒸籠為媒,尋常的食材經雕琢後,以華麗的姿態登場,原汁原味且營養豐富,這就是常熟蒸菜,它有著最原生態的鄉土氣息。

常熟蒸菜表面上是水與火的藝術,實際上表現的是常熟人和這方水土的和諧關係,更是土地對常熟人的無私餽贈,也彰顯常熟人對美食的共同熱愛。

常熟蒸菜已列入蘇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幹蒸、清蒸、扣蒸、粉蒸、糟蒸、荷葉蒸、紙包蒸等多種技藝,並隨著時令更新的春、夏、秋、冬四季宴系列,多道蒸菜被列入《中國名菜譜》和《江蘇省名菜譜》。常熟成為繼湖北天門、湖南瀏陽之後的全中國第三個「中國蒸菜之鄉」。

相關新聞

雲台會攜手台商共拓商機 深化兩岸合作交流

雲台會攜手台商共拓商機 深化兩岸合作交流

第13屆雲台會新聞發布會於7月30日在雲南海埂會堂隆重舉行。主辦單位宣布,本屆雲台會將以「共享RCEP新機遇,推動雲台融合新發展」為主題,預定於8月6日在昆明盛大開幕。活動預計吸引約850人與會,其中台灣嘉賓約550人,展現雲台雙方持續深化合作與交流的高度熱誠與期待。

台青走讀廣州 從嶺南記憶中感受城市脈動與文化魅力

台青走讀廣州 從嶺南記憶中感受城市脈動與文化魅力

為深化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增進臺灣青年對廣州城市發展進程與人文底蘊的認識, 26日參加「築夢珠江,展翅飛翔」實習體驗活動的兩岸青年展開一場富有意義的嶺南文化探索之旅,來自臺灣的大學生深入走訪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與白鵝潭大灣區藝術中心,透過實地參觀、拍攝紀錄與互動交流,從歷史縱深到創新實踐,全方位感受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脈動與現代風貌

天空、雲朵與人影共舞 茶卡鹽湖倒影美照掀起網美打卡熱潮

天空、雲朵與人影共舞 茶卡鹽湖倒影美照掀起網美打卡熱潮

當夏末秋初的陽光灑落高原,將天地渲染成一幅藍白交融的畫作,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茶卡鹽湖便迎來一年中最動人的時刻。

「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亮相世智會 中國推動智慧防災邁向國際

「媽祖」AI氣象預警系統亮相世智會 中國推動智慧防災邁向國際

2025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26日在上海盛大開幕,中國氣象局於開幕式上正式發佈全民早期預警中國方案「媽祖(MAZU)」,它構建涵蓋多災種預警的全球早期預警服務網絡,與世界分享中國在早期預警領域的實踐經驗與技術成果。

廣州交流季展開實習旅程  臺生短影音創作展現嶺南魅力

廣州交流季展開實習旅程 臺生短影音創作展現嶺南魅力

「築夢珠江•廣州臺灣交流季」暨「2025年臺灣大學生廣州實習體驗活動」於7月17日在廣州盛大啟動,為期近兩個月的深度交流計畫正式展開。現場匯聚來自兩岸的青年學子,活動主辦與協辦單位代表、廣州市企業家及台灣青年共300餘人出席,現場氣氛熱烈,交流互動頻繁。

探秘宗喀巴故里 夏遊青海塔爾寺來場與菩提花的心靈對話

探秘宗喀巴故里 夏遊青海塔爾寺來場與菩提花的心靈對話

七月份的青海,是一年之中最適合旅遊的季節,此時的高原天氣清爽怡人,天藍如洗,草原廣袤無邊,牛羊成群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壯麗的生動畫卷,沿途所見,隨風飄揚的五彩經幡隨處可見,彷彿在為每一位來訪旅人默默祈福。這片位於中國西北的土地,不僅擁有壯闊的自然景觀,更融合了藏、漢、回等多民族的文化和美食,是人文與自然交融的瑰寶。

一張機票牽起兩地情緣  讓她從台灣旅人變成廣州的家人

一張機票牽起兩地情緣 讓她從台灣旅人變成廣州的家人

「正是這張機票,讓我從廣州的過客,成了廣州的媳婦。那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竟會在這裡落地生根。」這段話出自來自台灣的自媒體創作者「不在台北的楊小姐」,她在小紅書分享的這支影片,上線僅數小時便迅速吸引上千網友點讚,引發熱烈共鳴。

踏訪梅州泰安樓  穿越石樓時光尋找客家文化精髓

踏訪梅州泰安樓 穿越石樓時光尋找客家文化精髓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梅州,作為客家民系最終形成地與重要聚居地之一,擁有超過2萬座客家民居。土圍樓、圓寨、走馬樓、四角樓等古建築星羅棋布,僅大埔縣便匯聚了23個中國傳統村落,超過3千座傳統民居,展現深厚的歷史底蘊。

沒吃過道地蒸菜 別說你來過常熟

沒吃過道地蒸菜 別說你來過常熟

魚米之鄉的江南孕育出許多垂涎三尺的美食,其中常熟市的「蒸菜」是湯中有菜,菜中有湯,完全符合現代人少油少鹽的健康需求。

從中國好聲音到大灣區 蘇志尹找到創作密碼

從中國好聲音到大灣區 蘇志尹找到創作密碼

2024年11月22日,蘇志尹在廣州羊城創意產業園「後車站」舉辦了一場名為「初心者」的音樂交流會。彩排時,他站在台上,身穿寬鬆的灰色休閒服,頭戴毛線帽,身形瘦削,一張稚氣的娃娃臉。前奏響起,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就連在舞台下的經紀人葉殷彤和好友們,他都沒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