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臺灣氣候行動博覽會TAIWAN COP5 」為推動城市交通淨零轉型,探索低碳運輸與智慧移動的創新趨勢,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於10月25日上午高雄駁二藝術特區B3倉庫舉辦「2025高雄智慧交通與低碳運輸創新論壇」。論壇以「運輸減碳 × 智慧創新 × 公私協力」為核心,邀集政府機關、交通運輸產業、電動車業者及智慧城市服務提供者,共同探討如何在數位科技與低碳設備的加持下,打造具韌性與效率的城市交通體系,展現高雄作為臺灣智慧交通示範城市的行動力與創新成果。
「2025高雄智慧交通與低碳運輸創新論壇」集結政府、產業與學研代表,共同探討智慧交通與城市減碳策略,展現高雄邁向淨零永續城市的決心與創新力。(由左至右:臺北市 立大學前瞻運輸研究中心陳雅雯執行長、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張淑娟局長、臺灣奧的斯電梯劉欣向董事總經理、摩拓旅程股份有限公司錢俊宇、高雄捷運公司楊岳崑董事長、高雄市區客運聯合管理委員會陳可培主任委員。(圖片來源:國際氣候發展智庫提供)
論壇開場由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張淑娟局長致詞並擔任首位講者,張局長指出高雄市積極推動軌道運輸與電動巴士系統,透過數位科技提升交通治理效率,同時鼓勵市民採用綠能運輸方式,以滿足城市移動需求。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推動「淨零運輸五大核心策略」,以智慧、低碳、多元、包容為理念,透過 AI、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打造永續交通。高雄市積極推動運具電動化與基礎建設,目標在 2030 年實現公車、渡輪及公務車全面電動化,並擴充充電設施,同時引進氫能載具與加氫站。綠色大眾運輸方面,打造亞洲首個 MaaS 平臺 MeNGo,整合多元運具、QR 購票及碳足跡紀錄。共享與微型運具發展持續擴張,公共自行車、共享電動機車及汽車運量增長,偏鄉地區亦提供「幸福小黃公車」服務。
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楊岳崑董事長以「高雄軌道運輸的雙軸轉型與國際合作」為題,分享捷運系統在運輸營運與智慧化發展上的多項成果,並介紹與國際城市合作的案例。高雄捷運公司正積極實施「AI 數位轉型」與「ESG 永續發展」的雙軸核心策略。 運量成長與城市發展策略 截至 2025 年 8 月底,捷運及輕軌合計日運量已達 22.5 萬人次/日,運量持續成長,其中 TPASS 月票的發行是重要推手。國際上,積極拓展海外休學參訪合作、捷運聯盟跨國合作,鏈結跨國捷運聯盟交流技術與人才,持續推動高雄都市轉型與大眾運輸品質提升。
隨著城市運輸場景多元化,數位科技與共享經濟正重塑交通減碳模式。摩拓旅程股份有限公司錢俊宇共同創辦人以「低碳移動未來式 : 人人都能參與的共享移動經濟」為題,分享全臺最大機車租賃平臺「ZOCHA」的成果。ZOCHA 推動城市共享機車新模式,目標不只是租車,而是打造可共享、可衡量、可永續的城市移動網絡。核心策略以「資產活化與普惠共享」為主,鼓勵民眾與車行參與共享經濟,透過「全民車主共享計畫」讓閒置機車經檢驗與改裝後再活化,創造第二次使用價值。
臺灣奧的斯電梯董事總經理劉欣向則以「電梯數位化與城市綠色交通」為題,強調垂直運輸同樣是城市減碳系統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劉總經理分享奧的斯在智慧建築與電梯數位管理的創新技術,如何與都市節能基礎設施協同運作,進一步提升城市運輸整體能源效率。奧的斯也致力於ESG承諾,透過其全球性CSR計畫「Made to Move Communities™(MTMC™)」專注於青年STEM教育和共融性行動,例如在2024年,臺灣中山女高團隊即因研發助視障暢行綠地的穿戴式探測器而榮獲MTMC™亞太區冠軍。
論壇最後的「交流與談」由臺北市立大學前瞻運輸研究中心陳雅雯執行長主持,邀集五位跨領域代表進行討論,包括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張淑娟局長、高雄捷運公司楊岳崑董事長、摩拓旅程王文聖共同創辦人、臺灣奧的斯電梯劉欣向董事總經理,以及高雄市區客運聯合管理委員會陳可培主任委員。與談人們從政策指導、產業轉型與市民行為三個面向,分享各自的經驗與觀察。討論聚焦於如何建立跨平臺資料共享機制、強化低碳技術落地應用,並透過政策誘因與科技服務引導市民交通習慣轉變,形塑具減碳效益的智慧交通生態。 本論壇展現高雄市在推動智慧交通、低碳運輸與永續城市治理上的豐碩成果。港都以多元運具、軌道系統及數位創新為基礎,結合產官學研的協作能量,打造兼具效率、便利與永續的交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