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民間結合市府共同協力推出的「府城城垣節」活動,於今(26)日在大南門城前舉行活動前記者會,宣布自5月3~11日將展開一連串系列活動,重現3百年前府城的精神與樣貌。
▲由民間結合市府推動的「府城城垣節」,讓更多人認識、親近這座城市。(圖:南市府提供)
台灣府城城牆於1725年在台南正式興築,迄今屆滿3百週年,為紀念這段重要歷史,民間主動發起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府城隍遶境、「iF300籌備委員會」所發起的倡議與行動。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亦積極響應,並獲中央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結合國定古蹟「原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之保存推廣,共同策劃並推動多項文化紀念活動。
清代台灣府城城牆的興建,不僅是城市防禦與規劃的具體表現,更標誌著台南社會發展與城市治理的重要里程碑,也體現民間由下而上的社會動能。值此3百週年契機,以城門與城牆構築而成的歷史地景為軸線,自5月3~11日「府城城垣節」將展開一連串結合宗教、藝術與在地參與的系列活動。
▲「府城城垣節」記者會邀請明華園戲劇總團演出具歷史深度的劇目《城隍巡察錄》,以府城牆興建與城隍信仰為主題。(圖:南市府提供)
活動以府城守護神城隍爺的巡城祈福儀式揭開序幕,廟方睽違19年重新啟動「府城隍巡城祭」,將於5月3日巡行台南四大城門,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也象徵城市的精神守護再次啟動。緊接著於5月9日至11日登場的「城是生活」嘉年華,將透過各式藝文展演、互動展覽與創作,帶領市民體驗府城的生活美學與文化能量。
透過五感體驗與多元視角,「府城城垣節」將引領市民重新探索、想像府城的無限可能。讓更多人走進城門與城垣、走進歷史與生活,參與當代的守護行動,共同打造屬於台南的文化新境與城門交陪的未來願景。
▲巧妙展現古代城隍守護角色,在戲劇與現實之間互動呼應。(圖:南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