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碳中和壓力加劇,碳交易制度正迅速成為各國落實淨零政策的核心機制。台灣也不缺席這場綠色競賽。由台灣碳交易中心主導、台灣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碳市場體系,正積極打造一套貼近在地需求、接軌國際標準的碳管理與交易平台,協助台灣企業與森林經營者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台灣碳交易中心結合台灣中小企業一起推動自然碳匯認證及交易。 台灣碳交易中心/提供
森林,是地球最天然的碳匯。台灣擁有高比例的林地與多樣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是碳權資產開發的天然沃土。台灣碳交易中心看準此一潛力,積極開發符合國際標準又適應本地條件的森林碳匯方法學,透過科學化的碳吸存量測算與碳權認證機制,協助森林經營者將生態保育成果轉化為具市場價值的碳資產。同時,設計過程亦充分納入生物多樣性維護與社區共益原則,讓碳匯不只是減碳工具,更成為地方發展與生態永續共贏的關鍵推力。
台灣碳交易中心攜手馬紹爾群島酋(右)推動國家級藍碳開發合作。 台灣碳交易中心/提供
對於產業界而言,隨著台灣即將正式啟動碳費制度、國際供應鏈積極導入碳中和採購標準,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碳管理壓力。台灣碳交易中心則以完整的碳服務體系應對此挑戰,從組織碳盤查、產品碳足跡認證到碳中和規劃,皆依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與ISO 14067,協助企業建立排放資料庫、精準盤點碳風險與機會,並擬定可執行的減碳路徑。
台灣碳交易中心攜手非洲經貿協會規劃推動非洲自然碳匯市場 。 台灣碳交易中心/提供
尤其針對電子、紡織、食品等台灣具出口導向的重點產業,碳交易中心團隊更開發專屬碳足跡計算工具,加速企業取得國際碳標籤、提升綠色產品競爭力。同時,在碳中和的實施路徑中,亦協助企業以科學化方式設立基準年、鎖定可減排項目,並透過購買高品質碳權進行排放抵換,避免漂綠爭議,達成真實減碳目標。 台灣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扮演服務平台角色,更正積極推動碳市場創新。未來規劃推出包括碳權信託、碳權期貨等金融工具,進一步擴大碳資產的流動性與市場深度。除市場機制建置外,也將透過與產官學研合作,推動碳管理人才培育計畫,補強台灣碳專業人力不足的問題,強化長期制度韌性。
展望未來,碳交易中心將持續完善碳定價體系,促進碳權供給與需求兩端活絡,並透過專業、透明且具信賴度的交易平台,強化碳市場對外資與產業的吸引力。正如碳交易股份有限公司所強調的:「唯有讓碳管理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綠色經濟才能真正落地。」 隨著全球邁向淨零的列車已然啟動,台灣也在這股綠色浪潮中建立自己的市場典範。台灣碳交易中心與碳交易公司正在用行動,為台灣低碳轉型打造堅實的制度基礎與技術支撐,引領企業與土地一同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